浅析风险导向型审计在银行中的应用

点击数:652 | 发布时间:2025-05-18 | 来源:www.vs2358.com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073

    近年来,伴随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角逐重压也与日俱增。内部审计作为银行监管体系中的要紧一环,对于维护银行的健康、稳定和持续进步发挥着要紧有哪些用途。在银行内部引入风险导向型审计可以帮助审计职员厘清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业务计划,从而保障在广泛的审计范围中,科学合理地履行内部审计职能。

    1风险导向型审计概述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来拓展内部审计业务。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国内改革开放的进程,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理论渐渐进入到中国审计的视线。近十年,风险导向型审计在国内渐渐从理论转入实践阶段。风险导向型审计是一种审计理念,它以全方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对影响组织的各种原因进行剖析,将组织面临的风险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这种审计理念需要对组织的风险进行深入的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将审计范围限定在重大风险范围,因为忽视了低风险的范围,因此保障了内部审计投入的高利润。

    2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意义

    对于银行的内部审计而言,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引入意义重大。银行具备网点多、业务量大、资金交互频繁等特征。从审计资源的角度出发,审计资源的稀缺性与审计对象的广泛性之间矛盾十分突出。面对这样冗杂的审计环境,内部审计职员要从事大规模的审察显然是不经济的。内部审计频繁地检查也势必会在一定量上给被审计对象的正常业务运打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用科学的审计理念,使银行的内部审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不断优化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在此情形下,风险导向型审计渐渐成为银行拓展内部审计业务的势必选择。

    3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办法

    伴随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种金融商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给银行的营运管理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原因。银行内部审计职员应积极探索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应用办法,以适应日益紧急的经营风险。风险导向型审计在银行中的应用办法包含四个步骤。

    31辨别风险

    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的概念,将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策略风险。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第一步便是要辨别出影响银行正常经营的重大风险。要准确地辨别这类风险,需要关注银行的经营目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状况、管理者的素质及其风险偏好等原因。

    32评估风险

    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第二步是评估风险的大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排序,从而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重点。内部审计在评估风险的程度时应该考虑损失状况和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对风险原因进行剖析,从而确定风险的优先等级。

    33推行测试

    测试包含合规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合规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实行的有效性进行知道,并对该内部控制是不是得到一贯遵循加以审计的过程。实质性测试是在合规性测试的基础上,为获得审计证据而运用整理、函证、计算和剖析等办法,从而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

    34后续跟踪

    当审计过程结束后,内部审计职员仍然要对涉及的审计结果进行跟踪,以便监督被审计对象是不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后续跟踪也同样要用风险导向的原则,对于风险较高的范围,需要有具体的跟踪记录,并准时采集反馈建议,从而有效地拓展后续跟踪项目的深度和广度。

    4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的问题

    41风险评估方法亟待加大

    风险导向型审计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知道组织的风险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有关风险节点设计匹配的审计程序、分配适当的审计资源。现阶段银行对于风险评估环节的技术和工具较少,在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的过程中,更多还是依赖对各类会计凭证及财务报表的查看和剖析来达成。因为这一过程中的风险评估行为,比较容易受内部审计职员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制约了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2管理职员缺少风险意识

    银行的高级管理职员总是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也缺少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范围中有哪些用途。很多银行机构对内部审计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查错纠弊方面,这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的需要相差较远,甚至在一些银行中还没真的在内部引入风险导向这一理念。

    43审计职员素质有待提升

    内部审计职员的专业常识、对业务的熟知程度、剖析判断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风险辨别和评估的成效。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不只需要审计职员学会财务和审计方面的专业常识,还需要审计职员熟知银行的具体业务内容,并拥有敏锐的剖析和判断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对银行的风险情况进行准确的衡量。在现实工作中,一些银行的内部审计职员对银行的具体业务内容并不熟知,剖析和判断能力也是参差不齐,限制了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应用。除此之外,银行的内部审计职员配备不足,也致使项目时间紧迫,弱化了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步骤,使得辨别和评估重大风险的程序没办法充分发挥用途。

    5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方案

    51构建风险评估的模型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导向型审计中的重点步骤,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模型来保证其有效推行。第一,要打造风险信息的共享机制,使内部审计职员在拓展风险评估时,可以准时获得必要的线索;第二,参照国际通用的规范风险框架,结合银行自己的实践,打造符合组织需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框架,以提升风险的评估效率和准确性;最后,通过信息技术方法,拓展非现场审计,增强审计时效性,对风险进行全方位追踪。

    52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

    国内的金融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要紧阶段,银行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影响,就需要要正视风险。作为银行高级管理职员,要积极引入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理念,并推进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贯彻和实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面临的风险。同时,还要提高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需要银行各级员工都理解风险,加大对风险的辨别,提升对风险的敏锐度。只有如此,才能使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成效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内部审计更好地履行?能。

    53加大审计队伍的建设

    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成效取决于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大对审计队伍的建设工作。第一,要通过增加培训力度来促进审计队伍的常识更新,使人才结构向复合型、多样化方向进步;第二,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应通过研讨会议或小组讨论等方法,加大对审计职员察看、判断和剖析能力的培养,并提升其组织协调能力;最后,要加大审计职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审计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防范道德风险。通过上述方法,渐渐塑造出一支具备较高常识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审计队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